WFU

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

病毒細菌,都會造成氣喘嗎?





目前已知幼年時感染鼻病毒與呼吸道融合病毒,可能與童年與青少年時的氣喘有關;但人體是個充滿微生物的環境,除了病毒還有細菌,而幼年時呼吸道的細菌的種類,是否會影響日後氣喘的機會?

這個問題,讓我們打場棒球來解決吧。



背景知識


鼻腔,是身體對抗病毒細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,也是細菌的大本營。而幼年呼吸道的病菌感染,已知會與日後氣喘的形成有關;就細菌來說,在呼吸道黏膜的細菌,最好取得的要算是鼻腔的細菌了;由於之前的研究發現不只是病毒,細菌也扮演重要角色,包括肺炎鏈球菌、莫拉卡他菌、流感嗜血桿菌(S. pneumoniae, M. catarrhalis, H. influenzae)等,若在一個月大時就在鼻腔發現,5歲時氣喘的風險就會升高;另一篇研究發現4週-3歲大的幼兒感冒發生喘鳴時引發的病原,病毒和細菌佔了相同重要的角色。但關於健康與生病的個體鼻腔細菌的差異性,倒是較沒人探討。


傳統強隊—氣喘隊


氣喘隊是支傳統勁旅,有1號先發投手鼻病毒三兄弟、和2號先發投手呼吸道融合病毒、還有眾多的中繼救援投手如流感病毒、腺病毒等;2號先發是賢拜,只是年紀大了點,球速慢了點,近年來不如三兄弟來的紅…XD;鼻病毒三兄弟分別是大哥A,二哥B,和小弟C(Rhinovirus A,B,C),其中小弟C能力最強,戰績最好,其次是大哥A,1號2號投手都有投完上半場(上呼吸道感染)、與一路投完上下全場(下呼吸道感染)的能力;而麾下一眾打者更是強者如雲;中心打者分別是赫赫有名的肺炎鏈球菌、莫拉卡他菌、流感嗜血桿菌;以及也是挺有名的幾位洋將Staphylococcus, Corynebaterium, Alloicoccus(其實是偷懶不想翻中文…XD);這支勁旅的主場就叫做鼻腔球場。


情蒐1:敗給氣喘隊的危險因子


曾經有敵隊教練為了找出氣喘隊的弱點,做了長達10年的研究,針對成軍不到一年的234支隊伍(小於1歲的234位嬰兒),在鼻腔主場比賽時的攻守紀錄共1021份(鼻腔分泌物共1021份),在成軍2、6、12個月贏球的紀錄(嬰兒2、6、12個月大時,健康的鼻腔檢體)與輸球時的紀錄(1歲前有呼吸道感染的鼻腔檢體);分別仔細調查贏球與輸球時,氣喘隊病毒投手與細菌打者的名單,並探討敗給氣喘隊的隊伍5-10年後仍然心有餘悸、不時胸悶呼吸急促(5-10歲持續有喘鳴/氣喘)的關聯性,發現:

1. 贏氣喘隊時(沒有感冒的健康個體),氣喘隊鼻腔主場出場球員以三位沒有火力的細菌打者Staphylococcus, Corynebaterium, Alloicoccus為主。

2. 輸氣喘隊時(呼吸道感染時),鼻腔主場出場球員以三位中心打者肺炎鏈球菌、莫拉卡他菌、流行性嗜血桿菌為主。

3. 輸氣喘隊時(呼吸道感染時),鼻腔主場先發投手果然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、鼻病毒、就是流感病毒等;其中有能力完投(造成下呼吸道感染)的,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與鼻病毒小弟C;而且呼吸道融合病毒還常常會投出時速150公里的火球(造成發燒)。

4. 最重要的,如果對戰隊伍在成軍不到一年時,就遭遇過肺炎鏈球菌這位投手(1歲前,呼吸道感染前就有肺炎鏈球菌住在鼻腔中)、遭遇鼻病毒小弟C還被用火球完投(1歲前就有因發燒或是鼻病毒小弟C造成的下呼吸道感染);再加上隊伍常常皮膚癢(2歲前有異位性皮膚炎);那就糟了,即使成軍5-10年時,都還是會因為慘敗過而常常覺得胸悶呼吸急促(即可預測日後5-10歲有持續喘鳴/氣喘)。



白話文小結:1歲前有下呼吸道感染,鏈球菌長駐,2歲前有異位性皮膚炎,都是5-10歲時會有氣喘的危險因子;在沒有特定抗病毒藥物之前,針對鼻腔有鏈球菌陽性的個體給予適當、完整的抗生素治療,也許是一個可考慮的預防氣喘治療。


情蒐二:投手(病毒)、打者(細菌)誰重要?


上面的情資大致上解答了贏球或輸球(健康或生病)時鼻腔主場細菌打者的不同,與哪些細菌打者可怕到會造成日後的呼吸困難(喘鳴);但病毒細菌在決定輸贏(感冒/呼吸道感染與否)或日後呼吸困難(持續喘鳴/氣喘發作)誰比較重要?又有一位教練分析了成軍4-12年的球隊(4-12歲兒童),目前有呼吸困難與沒有(氣喘有無)各佔一半;紀錄之前輸球次數(感冒次數)、呼吸困難程度(氣喘症狀分數)。投手選擇最強的鼻病毒三兄弟做代表,而細菌則是找三位中心打者肺炎鏈球菌、莫拉卡他菌、流行性嗜血桿菌分析,結果發現:

1. 鼻病毒主投(陽性)時,三位中心細菌打者的出場數(陽性)也較多。

2. 鼻病毒輪休(陰性)時,且打者肺炎鏈球菌有出場,對手輸球(感冒)或呼吸困難(氣喘發作)的機會較大。

3. 鼻病毒主投(陽性)時,且打者肺炎鏈球菌有出場,對手呼吸困難(氣喘發作)的機會較大。

4. 鼻病毒主投(陽性)時,且打者莫拉卡他菌有出場,比單只有鼻病毒主投時,較容易造成對手輸球或呼吸困難(感冒或氣喘發作)。

白話文小結:不管是有或沒有氣喘的孩子,如果鼻病毒陽性,就容易同時有會致病的細菌陽性結果(肺炎鏈球菌、莫拉卡他菌);而病毒+同時有特定的致病菌者,感冒與氣喘發作的機會確實也比較高,且即使病毒陰性,細菌陽性本身就可引起氣喘發作。


可能機轉與解決之道


病毒感染可能會打開某些細胞表面的門,讓細菌得以長驅直入,造成感染與嚴重的併發症;雖然文章中有提到也許給予鼻腔中有細菌的個體完整的抗生素治療,但研究證據也顯示,即使細菌陽性,平均給予每8次的抗生素,才能避免1次的喘鳴;而真的要這樣治療,也會有長久下來造成細菌抗藥性的疑慮。


心得


單獨的病毒感染,即使厲害如鼻病毒也不一定可以造成氣喘發作的結果,甚至可以全無症狀;但如果同時有特定細菌感染(如肺炎鏈球菌等),則不但會有感冒症狀,甚至造成氣喘發作;病毒和細菌與其說先後,不如比較像是共同協力的角色;就像打棒球一樣,就算(病毒)投手投得再好,(細菌)打者得不了分,還是贏不了比賽(造成喘鳴)的;在臨床上,即使全無氣喘病史、因為感冒病毒併發細菌性肺炎住院的孩子,有時也會因喘鳴的時間過久,而需要暫時使用氣喘藥物/其他種類抗生素的治療,似乎也呼應了前面的研究。所以也許將來有研究可以針對特定的族群像是容易發作的氣喘兒童、且鼻腔常有細菌常駐者,在鼻病毒等高危險病毒感染時先投予抗生素,比較是否能夠減少氣喘發作頻率或是持續喘鳴機會,才能得到更好的臨床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