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

生日快樂,氣喘吸入劑





有氣喘的人,相信對控制氣喘的保養藥物--吸入劑都不陌生,小小的一瓶藥,只要好好的配合治療,不但能控制症狀,減少因發作到急診、甚至住院的機率;還可以使用至少一個月或兩個月之久,這麼好用,讓氣喘退出十大死因的藥物是怎麼來的,在發明之初、甚至近代又有過什麼樣的故事?

今年是氣喘吸入劑的60歲生日,讓我們買個蛋糕吹個蠟燭,一起來看看。



氣喘吸入劑怎麼來的?


氣喘早期的治療幾乎只能用口服的類固醇,副作用大;到30年代時霧化器的使用,雖然大為改善副作用發生機會,但是使用上的不便與藥物分子的沈積不平均,仍然是很大的問題(早期是用玻璃製容器與橡膠製球形物,將藥水滴入後將藥水霧化,費時費工);這一切改變的契機來自於一個13歲的氣喘女孩隨口對爸爸的抱怨。


為什麼不把藥裝罐子、像香水那樣噴呢?


這女孩的爸爸把這個問題當作一回事,並積極處理解決;他就是George Maison, Riker Laboratories的總裁,目前隸屬於3M製藥。因此pressurised metered-dose inhaler (pMDI) 在不到兩年的研發時間內就此產生。


懷璧其罪


雖然在60年的從業生涯中,氣喘吸入劑救人不下百萬,但隨著名聲而來的,當然還有酸民反思,上個月月初在Arch Dis Child發表的文章就有兩位醫師認為氣喘的診斷在英國太過浮濫、也因此連帶批評,吸入劑在沒有正當理由狀況下被使用,就好像是人手一個的名牌流行包一樣。這兩位醫師也“舊調重彈”警告過度的不必要使用會造成副作用。

雖然這兩位醫師也有提,現行診斷氣喘多是靠臨床診斷、無單一的檢查工具可以確定診斷,但這樣的言論仍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,其實多數的醫師,都是要幫助病人解決問題的,現在竟然被貼上個“吸入劑”=“時尚配件”的大標籤,怎麼不會讓臨床治療氣喘的醫師擔心,真正需要治療的病人會因為這樣的文章而卻步不治療、反而使原本可被控制的病症惡化、甚至影響生命呢?再者,大多數醫師都是在說服病人“使用吸入劑”,而非病人“主動要求吸入劑”,怎麼會有這種不恰當又引喻失義的比喻呢?

有時氣喘的診斷的確是困難的,因為會與病毒感染、甚至污染物造成的持續數週之咳嗽難以區分;但絕大部分醫師都是謹慎、非不行不給予藥物的,最好的方式、或是說減少不必要藥物使用的方式,就是訂定明確的治療計劃,在遇到有感冒或疑似過敏狀況時,知道如何處理。但這些,都是需要在門診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說明清楚的,也非常需要病人本身或是家長高遵從度的配合治療才行。


遭受質疑,並非首次


在1956年被發明後不久,在1960年前後,在5-34歲的氣喘病人死亡率忽然飆高4倍!同時被發現,這些人使用吸入劑的次數增加6倍之多,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,不管是病人、甚至連醫師,都深信吸入劑是罪魁禍首。

但真正的兇手是裡面的成分:isoprenaline—早期的氣管擴張劑,被部分製造商(大英國協、挪威等地)烏龍的使用了五倍劑量,因而使不定期回診、依賴氣管擴張劑治療的病人,在急性發作時對治療反應不好,而造成危險。

拜製藥技術的進步,吸入劑不但取代了口服、與其他劑型類固醇使用;更因為只作用在肺部,大大減少了藥物造成的副作用;近年來的吸入劑,生體可用率比例不但越來越低,藥物分子越來越小,越能抵達最深處的細支氣管產生作用,而且藥物還是以前驅物的形式進入,在體內才分解成有效的藥物;大大提升了藥物的效率。

這篇文章也引起了其他醫師的擔心:會使應該接受治療的孩子,因家長的憂心而暴露在氣喘反覆發作、甚至有生命的危險(與之前的疫苗事件似曾相似);畢竟,有幾個家長會有“吸入劑 = 時尚配件”的奇特想法呢?

最後該篇文章的作者醫師,終於承認自己的說法非常的輕率,也強調類固醇吸入劑的確對輕度至中度的氣喘病患,有改變生命的偉大作用。


總結:吸入劑小檔案


出生地:1956年生,美國籍。

生涯成就:取代笨重玻璃製噴霧器,基本訓練完從急救(急診)工作(緊急緩解藥物)做起,幾年後擔任一般(病房)預防業務(控制保養藥物)…怎麼似曾相似的從業生涯…XD。

名人評價:吸入性類固醇是氣喘照護的革命性改變!

生涯高點:取代類固醇錠劑作為氣喘控制藥物,大大減少對生長抑制的影響,因為吸入劑可以直接作用在肺部,僅有少部分會進到血液裡產生作用。

註:吸入型類固醇家庭現在四代同堂:雖然才60歲,但已經當阿祖了XD,阿祖重感情,進入血液比例大概50%,阿嬤有分際,進入血液比例大概15%,爸媽這代職場競爭激烈,跟顧客沒空搏感情,進入血液比例只剩11%;到了曾孫這代,都在滑手機不太理人,進入血液比例只有1-3%!

生涯低潮:少年得志大不幸,就在被發明風光不久後,因為某些子公司老闆(大英國協、挪威等地製造商)的失誤,吸入型氣喘擴張劑的劑量是正常的五倍,引發一連串氣喘死亡率的上升,曾經被質疑過,一直到10年後才獲得清白。


心得


任何話在說出口前都要三思,何況是發表在終身、甚至兒孫都看得到的學術期刊,即使是如此高分的期刊,也可能存在著這樣失當的文章;氣喘近年來強調分型,疾病的內在原理、與外在表型的研究不斷地在進行,目的是希望對各種不同表現的病人,能做到個人化的醫療;夢想大、但路一定是難走的;在最理想的治療方式出現前,別害怕疾病,確實的使用藥物,才是控制疾病,和平共存的最好方式。